草山人 发表于 2023-11-24 15:48:24

談談中國人的姓氏(六)~六愚

談談中國人的姓氏(六)~六愚
十一、以居住地為姓:王符《潛夫論.志氏姓》:「東門、西門、南宮、東郭、北郭,所謂居也。」如百里奚其祖輩居住在百里,便以百里為姓;東門襄仲,其先人人居住在東門,便以東門為姓;北郭佐、西門豹亦同;《元和姓纂》:「齊宣王田氏之後,宣王封少子通於平原陸鄉,因氏焉。」此及陸姓因居住地而姓。西漢車騎將軍金日磾,原為匈奴休屠王太子,遭霍去病擄獲,成為漢武帝廷下馬伕名為叢地楨,後因功被封為秺侯,其子孫因王莽篡權而衰落,子孫後來遷居於叢家峴,便以居地叢家峴之叢字為姓。蔡邕《橋公廟碑》:「喬氏之先,出自黃帝,帝葬於橋山,子孫以紹基立姓者,咸以為氏。」此即喬姓以居住地為姓;《通志.氏族略》:「城氏,以居住地為氏者。」其他如郭、園、池、丘等皆屬之。古代封建社會以居住地為姓者,庶民居多。十二、因遷移改姓:歷史上,人們因戰亂、被迫或自發性遷移皆有;如八姓入閩署因戰亂而被迫遷移;如靖康事變北宋皇族被迫遷移至北大荒,如漢初劉邦強迫將六國後裔遷移至關中。據聞,宋氏三姊妹之父宋耀如,其先人原非姓宋;宋耀如原名為韓教準,後遷移至美國從商時,被舅父改名為宋嘉樹,字耀如。十三、以官職為姓:以官職為姓者,多在夏商周三代時期,且多為複姓,如司馬、司徒、司空、太史等,《潛夫論.志氏姓》:「王氏、侯氏、王孫、公孫,所謂爵也;司馬、司徒、中行、下軍,所謂官也。」如司寇惠子、內史過、史墨、祝鮀(註:祝為祭祀官員);《元和姓纂》:「周太史佚之後,以官為氏,漢有史皇孫遜。」即史姓;清《姓氏考略》引《姓譜》:「古者掌樂之官曰師,因以為氏。」即師姓;後亦有截官職一字而為姓者,如籍、監、錢、庫、庾、董、褚等。十四、以爵位為姓:以爵位為姓者,多為王侯公室之後,如皇、侯、公、公孫、庶長等。《風俗通義》:「三皇之後,因氏焉。」即皇姓;又如魯惠公有子公子尾,齊文公之子曰公子高,引此循例,如公子、公孫、公父、公石等,皆屬以爵位為姓。十五、因帝王或長者賜姓:賜姓狀況有三,一是因功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婁敬姓劉;唐朝賜有功與異族李姓者多達十六族,《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惲為弓正,始制弓史.子孫賜姓張氏。」諸葛亮平定哀勞夷後,曾賜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明初,朱元璋亦曾賜李文忠、何文輝、徐司馬等人為朱姓。亦有因拒絕賜姓而遭殺害流放者,《北齊書.列傳第三十三》:「天保時,諸元帝室親近者多被誅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議欲請姓高氏,景皓云:『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顯祖,乃收景皓誅之,家屬徒彭城。由是景安獨賜姓高氏,自外聽從本姓。」再則是因過或嫌惡賜姓,如劉邦賜英布後人姓黥、隋煬帝賜楊玄感後人改姓梟;齊武帝蕭賾將其子賜死除籍後,賜姓為蛸;三國吳主孫皓,忌憚孫秀奪其政權欲殺之,孫秀得知,連夜攜眷舉家投奔於晉,孫皓怒而將孫秀改為厲姓。北魏元鑒址矗晃盒⒚鞯墼傇t令,將元鑒姓氏從元氏改為拓跋氏(一說改元為兀)。劉宋時期,竟陵王劉誕功高震主,武帝劉裕殺而貶其劉姓為留。周朝鄭文公鄭捷、蔡莊公蔡甲午、齊靈公齊環、宋成公宋王臣等,皆是天子賜姓;武則天奪權後,將王皇后改姓蟒,寵妃蕭良娣改姓梟,亦將反對她的李氏宗族改姓虺。唐宰相竇懷真與太平公主帜媸♂幔溽崛吮毁n姓為毒。另有一種賜姓是表示不忘恩情,明末天下大亂,洪桐縣令袁葵收養數百個流離失所的孤兒,這些孤兒尋得家人後,為了不忘袁葵恩德,懇請袁葵賜姓袁。又,古時大戶人家主人賜其姓給其佣人或奴僕者,亦有聞之。

~~ 待續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談談中國人的姓氏(六)~六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