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16-4-23 10:34:51

走方医考(值得推荐一读)

走方医籍,首推《串雅全书》,可惜此书删减东西太多。
对走方医有兴趣的朋友可阅读此文,日常中留意收藏

借此贴继续寻访《梨耙经》及走方医类书籍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16-4-23 10:36:43

走方医秘籍考 郑金生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1考证缘起走方医,又称铃医、草泽医,是一个特殊的民间医生群体。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云:“负发行医,周游四方,俗称为‘走方、其术肇始于扁鹤,华挖继之,故其所传诸法,与国医少异。”赵学敏在《串雅》原序中,又提到“走方医中有顶串诸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其徒侶多动色相戒,秘.不轻授”。只是依靠他做走方医的“宗子桕云”,赵学敏才得以了解走方医的内幕,并写成《串雅(内外编)》一书。这是传世最早的一部有关走方医的专著,它使得医学界得以对走方医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在医学史上给走方医争得一席地位。然而检视《串雅》所载,我们不难看出,该书只是揭起了走方医重重帷幕的一角而已。赵学敏在介绍《串雅》一书的资料来源时说:“是书采录得于柏云手钞者十之三,.《百草镜》、《救生海》者十之三,《养素园》及江闽方本者十之三,其一则传于世医者,悉汇而成帙。”由此看来,《串雅》真正反映走方医有关方药的内容不过只占十分之三。据《串雅》凡例,“是书初著,尚有《灵穴经》、《奇脉经》、《灵草经》、《识症论》、《变症论》及阳取阴取、隔二隔三诸法,当另为一编以问世”。可知走方医有关经脉、穴位、草药、对病症的理论认识,以及某些治法理论,在《串雅》最后成书时均被删去。赵学敏虽有将这部分内容单独成书的设想,但最终归于虚话。又凡例■中还提到;“柏云手钞有《市语宗派神用运技》一卷,言多不经,启后人渔利之私,急为斐削,间采二二入绪论中,以广见闻。”可知走方医一些据说是“言多不经,启后人渔利之私”的内容被赵学敏差不多删光了。从以上引述,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串雅》只反映了走方医的很小一部分的治疗内容,更多的有关资料似乎早已湮没。一次难得的机遇使我燃起了重新搜求走方医秘籍的念头。1992年,应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研究所所长文树德教授(Prof. Dr. PauRLUnschuld)的邀请,我得以在彼邦工作年佘。在此期间,文树德教授向我展示了一本走方医的手抄小册子(内容见下文)。正是因为文树德教授发现的这本小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走方医的窗户。文树德教授和我对走方医都有极为浓烈的兴趣,共同的兴趣使我们正在连快考察古今走方医的有关资料,并希望进而揭示古代走方医的真正内幕。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对走方医所撰文献进行初步考察。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16-4-23 10:39:02

2现知走方医书籍考2.1《市语宗派神用运技》:一卷。赵柏云手抄,约抄于乾隆己卯(1759年)以前。该书见于《串雅·凡例》记载,是现知最早的有书名的走方医文献。但赵学敏认为此书“言多不经,启后人渔利之私”,故弃而不取。其实这是反映走方医看病方式的重要书籍。所谓“市语”,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行话、隐语、黑话。民间医生最迟在宋代已经有了“市语”。宋·周密《志雅堂杂钞》载:“俞老医云:医家怕四子:(□)病子、(症)顿子、(嗽)颠子、(痢)市子,或作世子。此皆医行市语也。”走方医在古代是属于江湖中的“皮门”,有专门的行话和行规。走方医在招徕病人时有一整套的办法,其手段就是靠花言巧语抓住病人。俗话说:“卖药算卦,全凭说话。”也就是说,走方医除了靠医术之外,重要的手段就是靠说话来取得病人的信任。这中间自然有不少坑蒙拐谝的花招(也许就是书名“神用运技”的原因),故西北武威人把走方医叫“流医卖当的”(《江湖内幕黑话考》)。正因如此,赵学敏怕谬种流传,故“急为变削”。该书巳佚,但从新发现的一些走方医抄本中,我们仍可窥见类似的内容。2.2《串雅》:清·赵学敏撰于乾隆己卯(1659年)。分内外编,每编各四卷。内外编的编辑原则并无他意,只不过是“首列其要,次及其余”而已。故内编收录截药(又分总治、内治、外治、杂治门)、顶药、串药、单方(又分总治、内治、外治、杂治、奇病门)四大类方药。外编则列举“禁药门、字禁门、术禁门、起死门、保生门、奇药门、针法门、灸法门、熏法门、贴法门、蒸法门、洗法门、责法门、吸法门、杂法门、伪品门、法制门、药品门、食品门、用品门、杂品门、医禽门、医兽门、憐介门、虫違门、花木门、取虫门、药戏门”。从这些名称可以知道,外编的内容极为庞杂,甚至包括一些兽医、戏法方面的内容。前面“考证缘起”已提及,《串雅》一书的资料来源只有十分之三真正是取自走方医所用。其佘取自赵学敏的弟弟赵学楷所撰《百草镜》八卷、《救生苦海》百卷、赵学敏所撰《养素园传信方》六卷,以及他所藏的江闽秘本,同时参考了世医所传。赵学敏《利济十二种总序》也提到:“(柏云)慷慨出其历游方术顶串诸法,合予《养素园简验方》本汇编之。”该书是医学史上有关走方医内容最丰富的著作,尤其是治疗方面的内容,更为详悉。同时,该书对研究走方医的历史、行话等,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清代及近现代有多种版本传世。因此书广为人知,故不赘述。2.3《串雅补》:清·鲁照(三桥)辑录于道光五年(1825年>。四卷。该书自序云:“方士尝言:‘一顶二串,湖海走遍。’其方各承师技,考有名同药异,守主决为衣食谋,虽妻儿不知。因药霸而难与人言也。顾方术有四:一顶二串三抵四色。何谓顶?顶者涌、汗也。烧丹亦谓顶串者,攻下也。毒药亦谓串抵者,偏药抵金以欺人也。色者,拔牙点病、熨烙火罐、诸戏,谓色样也。恕轩所集《串雅》与方士所传不同。然观其门分截、禁而法不外抵、色。其所云七十二截,抑或另是别传欤?前二十年,尝网罗方士诸术,淘汰成编,久藏蔽簏。因恕轩书多不备,择其尤雅者,类仍其旧,曰‘顶、串、抵、色、以补所未备也。颜之曰《串雅补》。”该书篇幅较《串雅》为短,某些方法的名称也不太一样。《串雅》讲的是顶、串、截、禁,而该书则曰“顶、串、抵、色”。所谓“抵”实际上就是做假药,这在《串雅·外编》的伪品门已经涉及。该书还记录了一些“江湖切”,也是一些黑话。据作者自述,他曾经将方士所传的内容加以节略,但却没有夹杂其它书中的东西,故可肯定书中内容全是方士所传。从风格上来说,该书与《串雅》属于同一类型,是考察古代走方医的另一重要资料。今有1919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16-4-23 10:46:42

2.4《顶串赋》:见于《串雅补》所载:“《顶串赋》、《小包赋》、《皮子赋》、《惺惺小包赋》,各项并除供俱删去。”顶就是涌吐,串就是挥下。走方医的书多是玻粮上口的歌赋体,故端测该书是记录顶串药的专著。今佚。2.5《小包赋》:出处同上。“小包”像是行话,意义不明。下文《惺惺小包赋》同此。今佚。2.6《皮子赋》:据《串雅补》所录“江湖切”(即江湖黑话),“皮子”是膏药。因此,该歌赋恐怕是专谈膏药的书。今佚。2.7《惺惺小包赋》:参上文《小包赋》。今佚。2.8《医龙治虎》:原书无书名,笔者试拟此名。不著撰人。此即文树德教授发现的走方医书。该书为经折装,页高15cm,宽5cm。共22页。书首页写着“医龙入海千层浪”,书末则为“治虎归山万重风”(故我掉此拟定书名)。该书没有任何具体方药及治疗内容,纯粹是说话。全书介绍的是走方医从接触旁观者、拉住主顾、叙说病源、讨价还价的全过程。里面谈病原。有各地走方医最普遍的说词,如“血走如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不怕吐痰,只怕吐血”、“日后痰中带血,不怕一大片,就怕一条线”等等。该书在发挥走方医“圆黏子”(招引病人)、“捋點啃条子”(讲病原)等方面的技巧可谓淋漓尽致。从内容上看,该书似为民国初年所作。有关此书,文树德教授已有专门研究文章发表,不赞。此书曾在德国柏林的中医药展览会上展出。2.9《铃医书》:原书无书名,笔者试拟此名。不著撰人。该书亦为经折装,高9. 8cm,宽4. 3cm。首尾不全,中间亦有残缺,共残存16页。此书虽残缺,但却是最能反映走方医特点的一书。书中既有“说话”的内容,又有“摸弄啃”(黑话,意即配制药品)的内容。其“说话”的内容多为歌诀。如:“天地日月正三光,世间男女分阴阳。浑身血脉周流转,一处不到一处伤。聚着冷血能成病,聚着热血便成搭”;“邪风入骨冷沙沙,先觉疼痛后觉麻。疼是轻,麻是重,疼轻麻重亦难医。”里面还教人怎样拉拢病人,这就是赵学敏所说的“启后人渔利之私”的那部分内容。此外,书中还有本行的禁忌,禁法的符录咒语。各种名称多用黑话,如尖嘴子(鸡)、彩相子、长个子、豆花子等。2.10《卖膏药书》:原书无书名,笔者试拟此名。抄本,无丝栏,劣质毛边纸,字体拙劣。不著撰人,但封面记有“京北昌平”,可知是北京地区的书。另扉页上用红笔写着“宣统元年,仁德药房续抄”。故该书当为1909年抄成。从内容来看,该书是卖狗皮膏药的人写成的。其特点是大谈走方医的理论。计有痞疾论、咳嗽论、心疼论、湿中论、腰疼论、背疼论、腿疼论、肚疼论、噎疾论、症疾论、白法论、寒热论、病源论(其下又分19节)、卖药论。全书共42页,近7000字。赵学敏在编《串雅》时,删去了《识症论》、《辨证论》之类的内容。恐怕此书的某些内容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部分遗憾。过去发现的走方医的书籍,大多是南方人撰写的。而此书则是北方走方医的著作,其中不仅有许多北方的方言土语,而且重点治疗的是北方的疾病。该书最重要的价值是为我们研究走方医与社会上的一般医生的理论异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书中也有很多韵语,解说病源。如:“九种心疼不可当,疼将起来面焦黄。男子日久双腹胀,女子日久断经亡。人生气血按阴阳,一处不到一处伤。积住冷血成病块,积住热血定成搭。此外,该书对我们研究走方医与巫医的异同,清末走方医的内部竞争等,也都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走方医无论古今,其社会地位都是很低下的。为生存的需要,他们之间流传的一些手抄本。往往秘不示人,故我们至今只了解上述的走方医书。我们非常希望对此有兴趣的同道,能在各地留心这方面的资料收集并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对走方医进行深入的研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方医考(值得推荐一读)